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覆膜砂設備的發展在以前并不算太快,想要做好這個產品,覆膜砂設備這個東西我們也要多加了解,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覆膜砂設備的發展史。
1940年以前,國內外鑄造在造型、制芯時大多數鑄件都是用濕型和干型鑄造的,90%以上的砂芯用烘干爐干燥的砂芯油作粘結劑。到了1940年后,由德國人J.Croning開發了以酚醛樹脂作粘結劑的殼型造型,使合成樹脂粘結劑及合成樹脂砂進入鑄造工業。以合成樹脂作粘結劑的制型(芯)的方法主要有:1、熱法:砂型(芯)的成型和硬化直接在模板上或芯盒內靠已加熱的模板(芯盒)或通熱熱氣流完成。主要有殼法(殼型、殼芯的制造法)、熱芯盒法、溫芯盒法。2、冷法:砂型(芯)的成型、硬化在室溫下完成。主要有自硬法、氣硬冷芯盒法(三乙胺法、SO2法、無毒、低毒氣體促硬法)。上述新型制芯、造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給鑄造生產工藝帶來了一場重大變革,其提高了砂型(芯)的尺寸精度,簡化了制芯工藝,減少了能耗,降低了對熟練工人的需求,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提高了鑄件質量(鑄件尺寸、表面粗糙度),使砂型鑄造朝著近無余量鑄件的鑄造工藝邁出了一大步。但應當指出,上述的制芯、制型法目前均在一定的范圍內適用。生產實際應用上具體選用哪一種工藝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考慮生產綱領、材質、尺寸的大小以及質量要求外,還需考慮投資大小、能源供應、人員素質、管理水平、以及公害、污染等因素。
我國在50年代末就開展了這方面的試驗研究工作。由于當時我國殼型用酚醛樹脂的性能不過關和供應難以保證,價格也較高,而且當時我國還沒有專用的覆膜砂生產設備,特別是汽車工業十分落后,對鑄件也沒有很高的質量要求等多方面的原因,殼型工藝在我國沒有得到推廣和應用。8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對鑄件的質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一汽從英國引進了一套熱法樹脂覆膜砂設備,并通過技術消化開發出了國產SZ7215型熱法覆膜砂混砂裝置。隨后濟南鑄鍛機械研究所等一些科研單位和院校一方面改進覆膜砂混砂設備,提高它的牽引動力和攪拌速度,從而改善了酚醛樹脂在硅砂表面的覆膜效果,另一方面,在方面過程中添加各種附加物,以提高覆膜砂的強度、耐熱性和潰散性,于是樹脂覆膜砂在我國的汽車、拖拉機、柴油機工廠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樹脂覆膜砂專業生產廠家已達200-300家,覆膜砂年產量超過50萬噸,覆膜砂的品種也從單一的普通型覆膜砂,發展到了目前的高強度、低發氣、耐高溫、速固化、低膨脹和易潰散等多種性能的覆膜砂,以及離心鑄造用、激冷型和濕態造型用等專用覆膜砂。下面為大家推薦:覆膜砂設備小知識